9月24日至26日,“第七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”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。论坛由甘肃省人民政府、中联部“一带一路”智库合作联盟指导,甘肃政法大学主办,主题为“深化法治合作 共建‘丝绸之路’”。来自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。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王振江出席开幕式。我校副校长王利军一行受邀参加论坛。

王利军就“丝路法治协同与涉外人才培育”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。在“专家圆桌对话”环节,他结合我校实践,系统阐述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“财大路径”。他表示,学校以持续深化学科综合治理改革赋能法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,形成了“基础厚实、基地扎实、服务务实”的育人特色。在学科建设方面,创新开设法学专业国别经贸法律方向,成功设立国际法硕士点与涉外法专硕方向,并建成《外国法制史》等国家级、省级一流课程;在基地建设方面,依托省级涉外立法司法执法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平台,与11家实务部门共建培养体系,完成16门专业课程改革及案例库建设;在服务实践方面,构建“目标服务、协同育人、科研支撑、政策赋能”四位一体模式,在郑州航空港、河南自贸区设立法律服务中心,组建双导师团队,重点为跨境电商、国际物流等领域提供法律支持与智力服务,有力支撑内陆经济转型发展。
在分论坛环节,法学部丁洁琼副教授就“丝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WTO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适用研究”和与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。
我校党政办公室、法学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。
(供稿单位:法学部;审核:王健;编审:乔现伟;签审:丁勇)